筆者就以這個問題為切入點,試分析一下疏散樓梯間及其前室的防煙方式(僅依據(jù)國家標準??客鈮词菨M足自然通風條件的情形;靠外墻卻不能滿足自然通風條件歸入不靠外墻的情形。自然通風條件詳見GB51251-2017中3.2章節(jié)),如下——
問題:為什么沒有樓梯間加壓送風,前室自然通風的方式(除了獨立前室只有一個門的情況)?
因為,依據(jù)GB50016-2014(2018年版)中的6.4.1-1條文:樓梯間應能天然采光和自然通風,并宜靠外墻設置。同時,依據(jù)5.5.29-2強制性條文,樓梯間應在首層直通室外。因此,建筑設計時,優(yōu)先考慮的肯定是樓梯間靠外墻設置。則,疏散樓梯間(封閉樓梯間、防煙樓梯間)當然可以考慮自然通風防煙。也就是說,熟悉GB50016-2014(2018年版)且遵守其防火設計原則的建筑設計師,較多會采用:樓梯間靠外墻可以自然通風的方式設置樓梯間。如下圖:

不過,世上的建筑千姿百態(tài),甲方的需求也豐富多彩。當然存在著各種各樣的樓梯間及其前室。容答者詳述~
首先,三合一前室較為特殊,其不能采用自然通風方式防煙,而應采用機械加壓方式防煙。至于原因及其機械加壓送風計算方法可以詳見我的文章
周泉:為什么總是針對剪刀樓梯間及其衍生物-三合一前室……0-1當所在建筑屬于—建筑高度≤100m的住宅建筑時:三合一前室應采用機械加壓方式防煙。0-1-1當三合一前室的機械加壓送風口設置在這個三合一前室的頂部或正對這個三合一前室入口的墻面時,這個剪刀樓梯間可采用自然通風方式防煙;
0-1-2當三合一前室的機械加壓送風口未設置在這個三合一前室的頂部或正對這個三合一前室入口的墻面時,這個剪刀樓梯間應采用機械加壓方式防煙。
0-2當所在建筑屬于—建筑高度>100m的住宅建筑時:剪刀樓梯間及其三合一前室均應同時采用機械加壓方式防煙。
以下情形,便不再討論三合一前室(以下合用前室均不包括三合一前室[住宅建筑])。
A.樓梯間(包括剪刀樓梯間)能夠靠外墻時:
- 其獨立前室、合用前室、共用前室(住宅建筑,下略)靠外墻;
- 其獨立前室、合用前室、共用前室不靠外墻。
上述A-1情形:
1-1當所在建筑屬于—建筑高度≤50m的公共建筑、工業(yè)建筑和建筑高度≤100m的住宅建筑時:樓梯間(包括剪刀樓梯間)、及其獨立前室、合用前室、共用前室,均可以同時采用自然通風方式防煙;
1-2當所在建筑屬于—建筑高度>50m的公共建筑、工業(yè)建筑和建筑高度>100m的住宅建筑時:樓梯間(包括剪刀樓梯間)、及其獨立前室、合用前室、共用前室,均應同時采用機械加壓方式防煙。
上述A-2情形:
2-1當所在建筑屬于—建筑高度≤50m的公共建筑、工業(yè)建筑和建筑高度≤100m的住宅建筑時:其獨立前室、合用前室、共用前室,應采用機械加壓方式防煙。
2-1-1當其獨立前室、合用前室、共用前室的機械加壓送風口設置在這個前室(這里前室包括前述獨立前室、合用前室、共用前室,以下皆同)的頂部或正對這個前室入口的墻面時,樓梯間(包括剪刀樓梯間)可采用自然通風方式防煙;
2-1-2當其獨立前室、合用前室、共用前室的機械加壓送風口未設置在這個前室的頂部或正對這個前室入口的墻面時,樓梯間(包括剪刀樓梯間)應采用機械加壓方式防煙。
2-2當所在建筑屬于—建筑高度>50m的公共建筑、工業(yè)建筑和建筑高度>100m的住宅建筑時:梯間(包括剪刀樓梯間)、及其獨立前室、合用前室、共用前室,均應同時采用機械加壓方式防煙。
B.樓梯間(包括剪刀樓梯間)不能夠靠外墻時:
- 其獨立前室、合用前室、共用前室靠外墻;
- 其獨立前室、合用前室、共用前室不靠外墻。
上述B-1情形:
1-1當所在建筑屬于—建筑高度≤50m的公共建筑、工業(yè)建筑和建筑高度≤100m的住宅建筑時:
1-1-1當其獨立前室、合用前室滿足GB51251-2017中3.1.3-1條件時,樓梯間可以不設置防煙設施(防煙措施包括:自然通風、機械加壓。以下皆同);
1-1-2當其為共用前室時,依據(jù)GB51251-2017中3.1.5-3強制性條文[1],剪刀樓梯間及其共用前室均應同時采用機械加壓方式防煙。原因如下:當樓梯間(包括剪刀樓梯間)采用機械加壓送風方式防煙時,根據(jù)氣體流動規(guī)律,防煙樓梯間及前室之間必須形成壓力梯度
才能有效地阻止煙氣。因此,該樓梯間(包括剪刀樓梯間)采用多個疏散門的獨立前室、共用前室或合用前室時,機械加壓送風的樓梯間溢出的空氣會通過多個疏散門的獨立前室、共用前室或合用前室的其他開口或縫隙而流失,無法保證多個疏散門的獨立前室、共用前室或合用前室和走道之間壓力梯度,不能有效地防止煙氣的侵入。所以,樓梯間(包括剪刀樓梯間),及其多個疏散門的獨立前室、共用前室或合用前室應分別獨立設置機械加壓送風的防煙設施,而不應采用自然通風方式防煙;——(1)
1-1-3當其為合用前室,且不滿足GB51251-2017中3.1.3-1條件時,依據(jù)GB51251-2017中3.1.5-2樓梯間及其合用前室均應同時采用機械加壓方式防煙;原因詳見(1),以下不再贅述;
1-1-4當其為獨立前室,且不滿足GB51251-2017中3.1.3-1條件時:
1-1-4-1當獨立前室僅有一個疏散門時,樓梯間應采用機械加壓方式防煙,其僅有一個疏散門的獨立前室可不設置防煙設施。原因:僅有一個疏散門的獨立前室,不存在其他開口漏風泄壓,樓梯間一個疏散門,獨立前室也是一個疏散門,因疏散寬度的要求,這兩個疏散門寬度應相同且≥最小疏散凈寬度。也就是說這兩個疏散門開啟時門洞橫截面積相同,樓梯間疏散門的門洞斷面風速采用1m/s的計算風量是能滿足其獨立前室僅一個疏散門同時開啟的最低門洞風速要求的;
關于疏散寬度的計算詳見我的文章
周泉:安全疏散——疏散寬度計算26 贊同 · 33 評論文章1-1-4-2當獨立前室有多個疏散門時,樓梯間及其多個疏散門的獨立前室應同時采用機械加壓方式防煙。
1-2當所在建筑屬于—建筑高度>50m的公共建筑、工業(yè)建筑和建筑高度>100m的住宅建筑時:梯間(包括剪刀樓梯間)、及其獨立前室、合用前室、共用前室,均應同時采用機械加壓方式防煙。
上述B-2情形:梯間(包括剪刀樓梯間)、及其獨立前室、合用前室、共用前室,均應同時采用機械加壓方式防煙。
上述(1)點也可以從消防機械加壓送風系統(tǒng)風量計算中得到佐證:在GB51251-2017列舉的加壓情形中包括以下幾種:
- 消防電梯前室加壓送風;
- 樓梯間自然通風,獨立前室、合用前室加壓送風;
- 前室不送風,封閉樓梯間、防煙樓梯間加壓送風;
- 防煙樓梯間及獨立前室、合用前室分別加壓送風;
- 剪刀樓梯間自然通風,獨立前室、合用前室、共用前室加壓送風;
- 剪刀樓梯間及獨立前室、合用前室、共用前室、三合一前室分別加壓送風。
GB51251-2017不但給出以上加壓情形的計算方法(詳見GB51251-2017中3.4章節(jié)),而且,當系統(tǒng)負擔建筑高度>24m時,還給出了計算表格——表3.4.2-1~表3.4.2-4。當系統(tǒng)負擔建筑高度>24m時,防煙樓梯間、獨立前室、合用前室和消防電梯前室應按計算值與GB51251-2017中的表3.4.2-1~表3.4.2-4的值中的較大值確定。
其中,上述加壓情形的1~4,就是表3.4.2-1~表3.4.2-4的情形。而上述加壓情形的5、6,即,剪刀樓梯間和共用前室的情況,往往它們疏散門的配置數(shù)量與面積會比較復雜,不能用簡單的表格風量選用解決設計問題,所以只能采用計算方法進行。
同時,題主可以發(fā)現(xiàn),GB51251-2017并沒有給出,樓梯間加壓送風,其獨立前室、合用前室、共用前室自然通風時,該樓梯間機械加壓送風系統(tǒng)風量計算的情形和計算方法,恰是因為如此情形是不應允許的。原因詳見(1)。
關于消防知識的記憶,可以融匯貫通,將知識點匯總總結,以方便記憶。同時也方便使用。如住宅的消防設計匯總如下:
周泉:住宅防火設計、安全疏散、安全出口、消防設施總結以上~